南宫归辞

南宫归辞姓名综合得分:78

一键举报
拼音 nán gōng guī cí
繁体 南宫歸辭
五行 火金木金
笔画 9 9 5 13
推荐属相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汉字释义】

简单释义:

(会意。从止,从媎省。本义女子出嫁)

同本义

归,女嫁也。--《说文》

帝乙归妹。--《易·泰》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之子这个女子)

女有归。--《礼记·礼运》

妇人谓嫁曰归。--《公羊传·隐公二年》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杜甫《新婚别》

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归适(出嫁);归女(嫁女);归妹(嫁妹)。又指出嫁女儿返回娘家

害瀚害否,归宁父母。--《诗·周南·葛覃》

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

归(歸)guī

⒈回,返,回到~家团聚。~国华侨。回~祖国。〈引〉还给~还。物~原主。

⒉趋向同~殊途。四海~心。

⒊由,属于这件事~她办。

⒋聚拢,并入~档。~并。颗粒~仓。

⒌依附,附属~附。~属。

⒍顺服,反正~顺。弃邪~正。

⒎结局,结论~宿。~结。

⒏除,珠算中一位数的除法三~。七~。

⒐〈古〉指女子出嫁之子于~(之子这个女子)。

归kuì 1.通"馈"。赠送。 2.通"愧"。惭愧。

详细解释:

归 gui 部首 彐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5 归

go back to; return; turn over to;

归1

(1)

guī

(2)

(会意。从止,从媎省。本义女子出嫁)

(3)

同本义 [(of a woman) get married]

归,女嫁也。--《说文》

帝乙归妹。--《易·泰》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之子这个女子)

女有归。--《礼记·礼运》

妇人谓嫁曰归。--《公羊传·隐公二年》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杜甫《新婚别》

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4)

又如归适(出嫁);归女(嫁女);归妹(嫁妹)。又指出嫁女儿返回娘家

害瀚害否,归宁父母。--《诗·周南·葛覃》

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出曰来归。--《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归曰来归。--《公羊传》

(5)

又如归安(旧时谓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视父母);归宗(出嫁女子回归娘家)。又特指女子被婆家休弃回家

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

(6)

返回,回来 [go back;return]

归,返也。--《广雅》

明公归自王。--西周金文《矢(zhé)令彝》

分兵断其归津。--《资治通鉴》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乐府诗集·木兰诗》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史记·高祖本纪》

主人忘归客不发。--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7)

又如归槽(回家);归升(回归天界);归朝(回朝);归本(返回农耕);归沐(回家洗沐)

(8)

归还 [return sth. to;give sth. back to;restore sth. to]

久假而不归。--《孟子·尽心上》

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9)

又如归事(交还政权);归元(归还人头);归俗(还俗);归业(回复原来的正业)

(10)

辞官回家 [resign]

开荒田野际,守拙归园田。--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11)

又如归耕(辞官归里);归老(辞官返回故里养老);归休(辞官退休);归卧(归林。辞官还乡);归道(辞谢师职)

(12)

死 [pass away]

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袁枚《祭妹文》

(13)

又如归道山(死亡);归阴(死);归土(埋死人于土中);归休(死去);归神(归天。旧指离开人世,回归神位)

(14)

投案自首 [surrender]。如归诚(归服投诚);归首(归降,自首投案);归命(归顺,顺从);归奉王朔(归顺朝廷)

(15)

合并;归依;归属;归到一处 [put together]

微斯人,吾谁与归?--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樊将军以贫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战国策·燕策》

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清·黄宗羲《原君》

(16)

又如归注(汇合)

(17)

趋向;归向 [tend]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资治通鉴》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汉·贾谊《论积贮疏》

(18)

又如归止(归着,归宿);归一(一样);归市(涌向集市);殊途同归

(19)

用在重叠动词间,表示不相干或无结果。如玩笑归玩笑,事情可得认真去办

(20)

结算 [settle accounts]

到晚,牛浦回家,问着他,总归不出一个清账。--《儒林外史》

(21)

通馈”(kuì)。饷,赠送 [give as a gift]

归公乘马,祭服五称。--《左传·闵公二年》

(22)

又如归衣(赠送衣服)

(1)

guī

(2)

珠算中称一位除数的除法 [division on the abacus with a one-digit divisor]。如九归

(1)

guī

(2)

羞惭 [ashamed;abashed]

面目犂黑,状有归色。--《战国策·秦策》

归案

guī àn

[bring to justice] 犯罪分子被逮捕、押解或引渡到司法机关,以等待审讯结案

这个潜逃两年的罪犯终于被捉拿归案

归并

guībìng

(1)

[put together;add up]∶合并

把卖酒菜的钱归并起来

(2)

[incorporate into;merge into]∶并入

这个工厂归并到另一个工厂里去了

归程

guīchéng

[return journey;return trip] 回归的路程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唐·李白《送菩萨蛮》

归除

guīchú

[division on the abacus with a divisor of two or more digits] 珠算中两位或两位以上除数的除法,引申指算计

归档

guīdàng

[place on file] 把各种有关的公文材料分类整理并保存起来

所有资料应归档

归队

guīduì

(1)

[rejoin one"s unit;go back to one"s unit]∶回到原来所在的队伍

他的伤好了,可以归队了

(2)

[return to the profession one was trained for]∶回到原来从事的行业和职业

他是学物理的,干了几年行政工作,现在归队了

归服

guīfú

[come over and pledge allegiance] 归顺

一致赞同归服

归附

guīfù

[submit to the authority of another] 归顺,依服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资治通鉴》

归根

guīgēn

(1)

[put in a nutshell]∶总结;归结

讲了这么多,归根一句话就是要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

(2)

[return to one"s hometown]∶回归原地

树高千尺,落叶归根。在海外飘泊数十年,我朝思暮想的就是回到祖国

归根结蒂

guīgēn-jiédì

[finally;after all;in the end] 归纳到根子上;从根本上说

归根结蒂,这些人对促进社会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有所贡献的。--《崇高的理想》

归公

guīgōng

[take sth. over as state property] 上交集体、公家

一切徼获要归公

归国

guīguó

[return to one"s country;depart for home] 返回祖国

归国观光

归航

guīháng

[homing] [飞机、轮船等] 返回原地

归航信标

归航飞行

归化

guīhuà

(1)

[submit to the authority of another]∶归服而受其教化

(2)

[naturalized]∶旧时指甲国人民加入乙国国籍,归顺,服从

并作舟船,豫顺流之事,然后发使告以利害,吴必归化,可不征而定也。--《三国志·邓艾传》

归还

guīhuán

[return;give sth. back to] 把人或物送回原主、原地

把它归还给图书馆

归回

guīhuí

[return] 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

他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归回故里

归结

guījié

(1)

[settle]∶了结

归结这桩公案

(2)

[put in a nutshell;sum up]∶总括而求得结论

然后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鲁迅《社戏》

归结

guījié

[end(of a story,etc.)] 归宿,结果定局

这部小说是以主人公出走做归结的

归咎于

guījiù yú

[impute to;blame;attribute a fault to] 归罪,把罪过推给别人归咎于客观原固

归口

guīkǒu

(1)

[reside with a line of occupation] 归属某一个行业系统

归口管理

(2)

[return to one"s former occupation] 回到原来所从事的行业或专业

我归口才一年多,专业荒废很久了

归来

guīlái

[return]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杜甫《兵车行》

归类

guīlèi

[sort out;classify] 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置于一定的地方或系列中

按颜色归类

归理

guīlǐ

[arrange] 归置整理

他刚到,行李还没来得及归理

归里包堆

guīlibāoduī

[add up;be calculated as a whole] [方]∶总计

他的晚年很清贫,全部财产归里包堆只有几只破箱子

归拢

guīlǒng

[put together;assemble together] 把分散着的东西弄在一起

你把工具归拢一下!

归路

guīlù

[homeward journey] 归途;往回走的道路

孩子们在大树林里越走越远,终于迷失了归路

归谬法

guīmiùfǎ

[reduction to absurdity] 证明定理的一种方法,先提出跟定理中的结论相反的假定,然后从这个假定中得出跟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来,这样就否定了原来的假定而肯定了定理

运用归谬法,是这篇杂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

归纳

guīnà

(1)

[include;sum up]∶归入;加入

无不以归纳共和为福利

(2)

[conclude]∶归并;收拢

这是从大量事实中归纳出来的结论

归纳

guīnà

[induction] [逻辑] 从部分到整体,从特殊到一般,从个别到普遍的推理

归宁

guīníng

[(of married women) go back to paternal home for a visit, (rarely of men) visit with one"s parents] 回家省亲。多指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

归宁父母。--《诗·周南·葛覃》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归期

guīqī

[date of return] 返归的日期

归期未定

归齐

guīqí

(1)

[方]

(2)

[after all]∶结局;结果

他为这考试忙活了一个多月,可归齐还是没通过

(3)

[all;put together]∶总之;总共

归齐不到一个月

归侨

guīqiáo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归国的华侨

归去

guīqù

[go back]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归趣

guīqù

[purpose;aim] 旨趣;宗旨

其经无义例,因行事而言,则传直言其归趣而已。非例也。--晋·杜预《春秋序》

归人

guīrén

(1)

[returned people]∶回归家园的人

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晋·陶渊明《和刘柴桑》

(2)

[the dead]∶指死人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唐·李白《拟古》九

归山

guīshān

(1)

[return to the mountain]∶回山。如放虎归山

(2)

[sunset]∶[太阳]下山

(3)

[die]∶婉辞,指人死

归属

guīshǔ

[fall to;belong to;come to the jurisdiction of] 归于;确定所有权

房子归属市政府

归顺

guīshùn

[come over and pledge allegiance] 归附投诚

重新归顺了他

在未入北京前,诸王归顺者多受封。--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归思

guīsī

[thought of return] 回家的念头

(离家日久)归思甚切

归宿

guīsù

[goal;home one finally returns to] 人或事物的最终着落;结局

正如马克思改造过的政治经济学向我们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必然归宿。--《论学习共产主义》

归天

guītiān

[pass away;die] 死的婉辞

那妖精不经打,三五棒便归天了

归田

guītián

(1)

[(of officials) resign from office and return home]∶指辞官归里,退隐

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中无人,不如归田。”--《晋书·李密传》

解甲归田

(2)

[retnrn field]∶归还田地;旧指归还耕种的公田

民年二十受田,六十归田。--《汉书·食货志上》

归途

guītú

[homeward journey;one"s way home] 回归的路途

踏上归途

归西

guīxī

[pass away;die] 佛教以念佛往西方极乐世界为归西◇世俗以死亡借称归西

才有人来报,说老太太昨儿黄昏归西的

归降

guīxiáng

[surrunder] 投降

归向

guīxiàng

[inclination] 归依。对某一特殊方面、状态、性质或行动的倾向或趋势

人心归向

归心

guīxīn

(1)

[anxious to return home;nostalgia for home]∶回家的念头。即归思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晋·王讚《杂诗》

(2)

[pay allegiance to]∶真心归附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论语·尧日》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魏·曹操《短歌行》

归心如箭

guīxīn-rújiàn

[anxious to return;when the mind is bent on returning,it is like a flying arrow] 形容归家的念头非常急切。亦作归心似箭”

他离开妻儿来到这异乡客地已有两年了,今天获准回乡,免不了归心似箭,急不可待

归省

guīxǐng

[go home and pay respects to one"s parents] 回乡省亲

风尘归省日,江海寄心。--唐·朱庆余《送马秀才》

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鲁迅《社戏》

归依

guīyī

[grace] [对于神的] 归顺,皈依。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来泛指参加宗教组织

抖擞辞贫里,归依宿化城。--唐·王维《游感化寺》

归依

guīyī

[depend on] 依附

无所归依的流浪者

归因于

guīyīn yú

[attribute;owing to;result in] 把…解释为由…引起或造成

运动的失败可以归因于缺乏士气

归隐

guīyǐn

[live in seclusion] 回到民间或故乡隐居

归隐故园

归于

guīyú

(1)

[belong to]∶属于(多指抽象事物)

荣誉归于集体

(2)

[result in]∶以…为结果

风停了,咆哮的大海也渐渐归于平静

归葬

guīzàng

[bury in sb"s homeland] 指把尸体运回故乡埋葬

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清·袁枚《祭妹文》

归赵

guīzhào

[return sth. to its rightful owner] 把原物还给本人,语出完璧归赵”

臣果住监司,牧守邻道謉遗不下数十万,恶以归赵,未敢分毫指染。--宋·郑兴裔《请禁传謉疏》

归着

guīzhe

(1)

[tidy up;fix up;put in order] 整理;收拾

把东西归着一下!

(2)

又作归置”

归真返璞

guīzhēn-fǎnpú

[regain nature;rediscover one"s true self] 去除外饰,回复真朴的本质。也说返璞归真”

斸知足矣,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也。--《战国策·齐策》

归整

guīzhěng

[put in order] 收拾整齐

归整书本

归置

guīzhi

[tidy up] [口]∶整理;收拾

把东西归置归置,马上就要动身了

归终

guīzhōng

[finally] [方]∶最后;结果

他尽心尽力地为老板干了二十多年,可归终还是被他一脚踢开了

归舟

guīzhōu

[returned ship] 返航归回的船只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顒望招头凝望。)--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归总

guīzǒng

(1)

[put(items,etc.)together]∶把分散的归并到一处

(2)

[sum up]∶总共

归总一句话,你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归罪

guīzuì

[put the blame on;impute to;attribute a fault to] 本指自首服罪,又指委罪于人

功归于己,归罪于人

归2

(1)

kuì

(2)

通馈”。赠送 [present]。如归示(赠送嘉示);归赈(赠送祭社稷或祭宗庙所用的生肉)

(3)

惭愧 [feel ashamed]。如归色(愧色)

另见 guī

(歸)

guī ㄍㄨㄟˉ

(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回家探亲)。~真反璞。

(2)

还给~还。物~原主。

(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6)

结局~宿(sù)。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9)

自首。

郑码kdxb,u5f52,gbkb9e9

笔画数5,部首彐,笔顺编号23511

展开阅读
归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

简单释义:

(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同本义

辞,讼也。--《说文》。按,分争辩讼谓之辞。

善于辞案条教。--《后汉书·周纡传》。注辞案犹今案牍也。”

皇帝请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书·吕刑》

口供

明清于单辞,无或私家于狱之两辞。--《书·吕刑》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礼记·大学》

其次不辱辞令。--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辞布者。--《周礼·司市故书》。司农注辞布,辞讼泉物者也。”

狱辞无谋故者。--方苞《狱中杂记》

有诏即讯,辞服。--《汉书·赵君韩张两王

辞 cí

①优美的语言;言词~藻、修~。

②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赋、楚~。

③古体诗的一种《木兰~》。

④告别;告辞~行。

⑤辞职。

⑥辞退解雇。

⑦躲避;推托推~、不~劳苦。

【辞呈】向上级请求辞职的呈文。

【辞赋】文体名称『代时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辞指楚辞,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赋是汉代的一种特定文体,它继承了楚辞形式上的一些特点,又较多运用散

文手法,与辞已不相同。

【辞格】积极修辞的各种格式。如比喻、借代。又称修辞格。

【辞海】

①书名。陆费逵等编。1936年中华书局初版。为综合性大型词典。收单字13000多,词语77000条左右,兼有字典和词典性质,通称旧辞海。

②书名。辞海编辑委员会编。1965年出版未定稿,1979年出版三卷本,1980年出版缩印本。收单字14872个,词目91706条,内容包括成语、典故、人物、著作、历史事件以及

各学科名词术语等。为常用的语文工具书。通称新辞海。1989年修订后再版。

【辞令】社交场合应对得体的话语外交~、善于~。又作词令。

【辞书】字典、辞典、百科全书、专科辞典的统称。

【辞源】

①书名。陆尔奎等1908年编纂。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为中国现代第一部综合性辞典,通称旧辞源。

②书名。1979年出版。主要作为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全书共收单字12890个,词语84134条,收词范围一般到鸦片战争为止。内容以旧有辞书

、韵书、类书为基础,吸收现代辞书特点,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结合书证,重在溯源。为常用的文史工具书。通称新辞源。

【辞藻】见【词藻】。

详细解释:

辞 ci 部首 辛 部首笔画 07 总笔画 13 辞

diction; phraseology; take leave;

(1)

辭、辤

(2)

(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3)

同本义 [legal case;lawsuit]

辞,讼也。--《说文》。按,分争辩讼谓之辞。

善于辞案条教。--《后汉书·周纡传》。注辞案犹今案牍也。”

皇帝请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书·吕刑》

(4)

口供 [oral confession]

明清于单辞,无或私家于狱之两辞。--《书·吕刑》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礼记·大学》

其次不辱辞令。--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辞布者。--《周礼·司市故书》。司农注辞布,辞讼泉物者也。”

狱辞无谋故者。--方苞《狱中杂记》

有诏即讯,辞服。--《汉书·赵君韩张两王传》

使犯死者自春而穷其辞。--柳宗元《断刑论下》

(5)

言辞;文辞 [word;diction;speech;statement]

安定辞。--《礼记·曲礼》。疏言语也。”

不以文害辞。--《孟子》。注诗人所歌咏之辞。”

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荀子·正名》。注说事之言辞。”

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其次不辱辞令。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辞色(言辞和容色);辞容(表情;面色);辞旨(言语或文章的主旨、含意)

(8)

特指政令之词 [order]

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三国志》裴松之注引

(9)

借口,口实 [excuses]

君子疾夫舍日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

(10)

又如辞头(说法;借口)

(11)

中国古代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体裁,也叫赋,或辞赋并称 [ci,a type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梁启超《谭嗣同传》

(12)

又如楚辞

(13)

古体诗的一种 [ci,a form of classical poetry]。如木兰辞

(1)

(2)

说讲 [speak;talk]

使人辞于狐突。--《礼记·檀弓》。注告也。”

无辞不相接也。--《礼记·表记》。注辞所以通情也。”

无伤也,请辞于军。--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3)

辞别;告别 [bid farewell;say good-bye to]

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早发白帝城》

过北郭骚之门而辞。--《吕氏春秋·士节》。注辞者别也。”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北朝乐府《木兰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

又如不辞而别;辞朝(进朝辞谢皇帝);辞世颂(遗书);辞年(辞岁。除夕之夜)

(5)

推却不受 [discline]

以王父命辞父命。--《公羊传·哀公三年》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吕)蒙辞以军中多务。--《资治通鉴》

(6)

又如辞让(推让);辞不获命(辞谢推让而未获允许)

(7)

审讯 [try]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8)

遣去 [dispatch;expel]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左传》

辞八人者,而后王安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9)

解雇,免职 [dismiss]。如他被张老板辞了;辞馆(辞去书塾的教职)

辞别

cíbié

[bid farewell] 临行前向亲友等告别

辞不达意

cíbùdáyì

[the language fails to express the idea] 言辞不能把思想确切表达出来

辞呈

cíchéng

[(written)resignation] 辞职报告

辞典

cídiǎn

[dictionary] 词典

辞赋

cífù

[a literary form,sentimental or descriptive composition,often rhymed] 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

辞格

cígé

[figures of speech] 修辞方式之一。亦称修辞格”

辞工

cígōng

[dismiss;discharge] 辞掉雇工;雇工辞掉工作

她一气之下,辞工另寻他主了

辞令

cílìng

[language appropriate to the occasion] 社交、外交场合中得体的应对言辞;口才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为人忠厚,不善辞令

辞书

císhū

[dictionary;word book] 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的统称

辞色

císè

[one"s speech and facial expression] 说的话和说话时的神态

辞色壮烈,众皆慨叹。--《晋书·祖逖传》

辞讼

císòng

[lawsuit] 诉讼

辞退

cítuì

[dismiss] 停止雇用;解雇

辞谢

cíxiè

[politely decline] 彬彬有礼地托辞拒收

辞谢红包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辞行

cíxíng

[say good-bye before setting out on a journey] 出门远行前向亲友等告别

辞严义正

cíyán-yìzhèng

[speak out sternly from a sense of justice] 言辞严密贴切,义理正大

辞藻

cízǎo

[flowery language] 精妙的词汇;辞令

故意玩弄辞藻,毫无诚意

辞章

cízhāng

(1)

[poetry and prose]

(2)

诗词文章等的总称

(3)

指文章的修辞;写作技巧

辞职

cízhí

[resign;hand in (send in) one"s resignation] 辞去所担任的职务

他向上级提出了辞职要求

(辭)

cí ㄘˊ

(1)

告别告~。~诀。~行。~世。~别。

(2)

不接受,请求离去~职。~呈。

(3)

躲避,推托不~辛苦。~让。~谢。推~。

(4)

解雇~退。

(5)

同词”。

(6)

优美的语言~藻。修~。

(7)

讲话;告诉请~于军”。

(8)

文体的一种~赋。陶渊明《归去来兮~》。

郑码mise,u8f9e,gbkb4c7

笔画数13,部首辛,笔顺编号3122514143112

展开阅读
辞的动态笔画笔顺: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13日 11:31:4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季俞凡】
  • 2024年06月13日 11:31:4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冯馨冉】
  • 2024年06月13日 11:31:40 来自 中国移动 查看了 【闫嘉澜】
  • 2024年06月13日 11:31:38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吴宛卿】
  • 2024年06月13日 11:31:36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亢怡晴】
  • 2024年06月13日 11:31:35 来自 中国宁夏石嘴山市电信 查看了 【李擎宇】
  • 2024年06月13日 11:31:34 来自 中国广东省东莞市移动 查看了 【杨艳云】
  • 2024年06月13日 11:31:34 来自 美国加利福尼亚山景谷歌 查看了 【刘建位】
  • 2024年06月13日 11:31:33 来自 美国加利福尼亚山景谷歌 查看了 【林辰然】
  • 2024年06月13日 11:31:32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涂佳程】
  • 2024年06月13日 11:31:31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涂佳程】
  • 2024年06月13日 11:31:31 来自 美国加利福尼亚山景谷歌 查看了 【张杜叶】
  • 2024年06月13日 11:31:30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涂佳程】
  • 2024年06月13日 11:31:30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辛奕恋】
  • 2024年06月13日 11:31:30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王芮桉】
  • 2024年06月13日 11:31:30 来自 美国加利福尼亚山景谷歌 查看了 【曾雨帆】
  • 2024年06月13日 11:31:30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孟以希】
  • 2024年06月13日 11:31:29 来自 中国海南省海口市电信 查看了 【林凡泽】
  • 2024年06月13日 11:31:27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覃振宁】
  • 2024年06月13日 11:31:27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马屹得】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