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显皆

周显皆姓名综合得分:89

一键举报
拼音 zhōu xiǎn jiē
繁体 周顯皆
五行 金火木
笔画 8 9 9
推荐属相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春秋·佚名《文王》

假乐君子,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

春秋·佚名《假乐》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春秋·佚名《执竞》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

春秋·佚名《丰年》

敬之敬之,天维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德行。

春秋·佚名《敬之》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屈原曰:“举世浊我独清,众人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先秦·None《渔父》

世人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先秦·None《渔父》

众人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先秦·None《渔父》

凫雁唼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

先秦·宋玉《九辩》

众鸟有所登棲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

先秦·宋玉《九辩》

太公九十乃荣兮,诚未遇其匹合

先秦·宋玉《九辩》

处浊世而荣兮,非余心之所乐

先秦·宋玉《九辩》

原皓日之行兮,云蒙蒙而蔽之

先秦·宋玉《九辩》

尧舜有所举任兮,故高枕而自适

先秦·宋玉《九辩》

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先秦·屈原《离骚》

与前世而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先秦·屈原《九章》

习之,魂往必释些

先秦·屈原《招魂》

甘人,归来

先秦·屈原《招魂》

乃至少原之野兮,赤松、王乔在旁

两汉·贾谊《惜誓》

塊兮鞠,当道宿,举世然兮,余将谁告

两汉·东方朔《七谏》

苦众人之然兮,乘回风而远游

两汉·东方朔《七谏》

众鸟有行列兮,凤独翔翔而无所薄

两汉·东方朔《七谏》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雅言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司马牛忧曰:“人有兄弟,吾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有死,民无信不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贡问曰:“乡人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不欲也。”孔子曰:“求,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长沮桀溺藕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犹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归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见之;更也,人仰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九五: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西周·姬昌《比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有弟分散,无家问死生

唐代·杜甫《月夜忆舍弟》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

唐代·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舍南舍北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唐代·杜甫《客至》

三晋云山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唐代·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姊妹弟兄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归来池苑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不见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掩泣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言迟更速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唐代·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泪垂

唐代·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一声已动物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唐代·李颀《琴歌》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惆怅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腾骧磊落三万匹,与此图筋骨同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遮罗

唐代·韩愈《石鼓歌》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十围

唐代·韩愈《山石》

五岳祭秩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除死

唐代·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从来幽并客,共沙尘老

唐代·王昌龄《塞上曲·其一》

古来圣贤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唐代·李白《将进酒》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殒身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三》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众宾退,独留少款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此方无梅花,士人罕有知梅事者,故注所出(旧注:阙一首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在衽席之下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李深源、元克已时同游,大喜,出自意外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奇石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若空游无所依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有小山出水中,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侧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交络之流,触激之音,在床下;翠羽之水,龙鳞之石,均荫其上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涧之可穷者,出石城村东南,其间可乐者数焉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环滁山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登楼赋》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敞而寡仇

两汉·王粲《登楼赋》

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而越吟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时盛夏蒸燠,土居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水也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林木相亏蔽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吊屈原赋》

闒茸尊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典故出处】《虎丘记》

歌者闻令来,避匿去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乾坤交泰而絪缊,嘉祥徽而豫作

魏晋·左思《三都赋》

於前则宣明阳,顺德崇礼

魏晋·左思《三都赋》

昬情爽曙,箴规之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建至德以创洪业,世无得而

魏晋·左思《三都赋》

羽族以觜距为刀铍,毛群以齿角为矛铗,体著而应卒

魏晋·左思《三都赋》

国有郁鞅而敞,邦有湫厄而踡跼

魏晋·左思《三都赋》

坛宇敞,高门纳驷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阁之基;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薰歇烬灭,光沉响绝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随园记》

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山之所有也

清代·袁枚《随园记》

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清代·袁枚《随园记》

【典故出处】《高唐赋》

”玉曰:“高矣矣,临望远矣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邪夫进,直士幽藏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文绣,余褐不完;人稻粱,我独藜飧

两汉·扬雄《逐贫赋》

重蔽,予独露居;人怵惕,予独无虞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太学四年,朝韮暮盐,唯我保汝,人汝嫌

唐代·韩愈《送穷文》

子之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子之志也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巨细,争献厥状,披豁呈露,无有隐循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蚊对》

蚊数千,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

明代·方孝孺《蚊对》

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有所养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且其怪松入枫,礜石罔草,碎碑埋甎,枯胔碧骨,足以兴吐云雨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其气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述行赋》

又起阳苑于城西,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

两汉·蔡邕《述行赋》

见阳光之兮,怀少弭而有欣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引领而望之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

百姓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然,心为甚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王之诸臣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欲立于王之朝,耕者欲耕于王之野,商贾欲藏于王之市,行旅欲出于王之涂⑾,天下之欲疾其君者欲赴愬于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齐宣王问曰:“人谓我毁明堂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左右曰贤,未可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诸大夫曰贤,未可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国人曰贤,然后察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左右曰不可,勿听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诸大夫曰不可,勿听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国人曰不可,然后察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左右曰可杀,勿听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诸大夫曰可杀,勿听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国人曰可杀,然后察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得百里之地而君之,能以朝诸侯有天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悦而愿出于其路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悦而愿耕于其野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悦而愿为之氓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孟子曰:“人有不忍人之心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所以谓人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有怵惕恻隐之心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孟子曰:“是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

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用之,吾何为独不然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七节》

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见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

及其更也,民仰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

”他日,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有所矜式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以为贱,故从而征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父兄百官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人百亩而彻,其实什一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夏曰校,殷曰序,曰庠,学则三代共之,所以明人伦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八家私百亩,同养公田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失声,然后归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父母之心,人有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贱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得食于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内曰:‘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雠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不行王政云尔,苟行王政,四海之内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在王所者,长幼卑尊,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段干木逾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内,是已甚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七节》

公都子曰:“外人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书曰:‘丕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法尧舜而已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节》

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四节》

孟子曰:“人有恒言,曰‘天下国家’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五节》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为之驱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弃于孔子者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四节》

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闲雨集,沟浍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八节》

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掩鼻而过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悦曰:“诸君子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七节》

禹、稷、颜子易地则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九节》

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称不孝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曾子、子思易地则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三节》

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相秦而其君于天下,可传于后世,不贤而能之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九节》

诸侯恶其害己也,而去其籍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曰:“抱关击柝者,有常职以食于上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谓庶人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今曰‘性善’,然则彼非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恻隐之心,人有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羞恶之心,人有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恭敬之心,人有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是非之心,人有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熟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从易牙之于味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知所以养之者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三节》

曹交问曰:“人可以为尧舜,有诸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二节》

’今之诸侯,犯此五禁,故曰: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今之大夫,逢君之恶,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孟子曰:“万物备于我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节》

人心亦有害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七节》

孟子曰:“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四节》

”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所不答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三节》

陈臻曰:“国人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三节》

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三节》

孟子曰:“人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穿逾之类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在彼者,我所不为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四节》

在我者,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四节》

”万章曰:“一乡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

春秋·曾子《第一章》

自明也

春秋·曾子《第二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

春秋·子思《第一章》

自明也

春秋·子思《第二章》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13日 03:17:59 来自 美国加利福尼亚山景谷歌 查看了 【任悟】
  • 2024年06月13日 03:17:58 来自 美国加利福尼亚山景谷歌 查看了 【节夕瑶】
  • 2024年06月13日 03:17:5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白亦歆】
  • 2024年06月13日 03:17:5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徐堇瀚】
  • 2024年06月13日 03:17:5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曾翌晗】
  • 2024年06月13日 03:17:5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方姣姣】
  • 2024年06月13日 03:17:5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聂兴旭】
  • 2024年06月13日 03:17:48 来自 美国华盛顿雷德蒙德微软 查看了 【王艺瑄】
  • 2024年06月13日 03:17:4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司徒杰】
  • 2024年06月13日 03:17:4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崔伟航】
  • 2024年06月13日 03:17:4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洪书怀】
  • 2024年06月13日 03:17:4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薛橙夏】
  • 2024年06月13日 03:17:4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叶智周】
  • 2024年06月13日 03:17:42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曹武瀚】
  • 2024年06月13日 03:17:41 来自 美国华盛顿雷德蒙德微软 查看了 【秦观钥】
  • 2024年06月13日 03:17:36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市电信 查看了 【姚纯】
  • 2024年06月13日 03:17:36 来自 爱尔兰Dublin微软 查看了 【张卉芸】
  • 2024年06月13日 03:17:3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安家宁】
  • 2024年06月13日 03:17:3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安家宁】
  • 2024年06月13日 03:17:3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安家宁】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