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必强

杨必强姓名综合得分:87

一键举报
拼音 yáng bì qiáng、qiǎng
繁体 楊必强
五行 木水木
笔画 7 5 12
推荐属相 虎,蛇,鸡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岂其食鱼,河之鲂?岂其取妻,齐之姜?

春秋·佚名《衡门》

岂其食鱼,河之鲤?岂其取妻,宋之子?

春秋·佚名《衡门》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何处

先秦·屈原《天问》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弹冠,新浴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先秦·None《渔父》

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先秦·屈原《九歌》

乘骐骥之浏浏兮,驭安用夫

先秦·宋玉《九辩》

浇身被服圉兮,纵欲而不忍

先秦·屈原《离骚》

曰:「两美其合兮,孰信修而慕之

先秦·屈原《离骚》

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用夫行媒

先秦·屈原《离骚》

忠不用兮,贤不

先秦·屈原《九章》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首丘

先秦·屈原《九章》

惩违改忿兮,抑心而自

先秦·屈原《九章》

国富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竢

先秦·屈原《九章》

上帝其难从;若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

先秦·屈原《招魂》

彼皆习之,魂往释些

先秦·屈原《招魂》

狐死首丘兮,夫人孰能不反其真情

两汉·东方朔《七谏》

乘云兮回回,亹亹兮自

两汉·王褒《九怀》

含忧老兮愁无乐,须发苎悴兮顠鬓白

两汉·王逸《九思》

执组者不能制兮,折轭而摧辕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君子无所争。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于是,颠沛于是。”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有方。”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曰:“德不孤,有邻。”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十室之邑,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在汶上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三人行,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茍有过,人知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与人歌而善,使反之,而后和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绝四:毋意、毋、毋固、毋我。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作,过之,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攫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谵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复命,曰:“宾不顾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君子不以绀诹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诊稀裕,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霓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抉。有寝衣,长壹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朝服而朝。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齐,有明衣。齐变食,居迁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齐如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君赐食,正席先尝之。君赐腥,熟而荐之。君赐生,畜之。伺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寝不尸,居不容。见齐衰者,虽狎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变。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升车,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有中。”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也使无讼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偃。”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闻,在家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达,在家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闻,在家闻。”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可言也,言之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茍而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如有王者,世而后仁。”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信,行果,胫胫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屑之人,何足算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有德者有言,有言者不有德;仁者有勇,勇者不有仁。”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人无远虑,有近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众恶之,察焉;众好之,察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坏;三年不为乐,乐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去父母之邦。”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子夏曰:“虽小道,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文。”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也亲丧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九四:无咎,弗过遇之。往厉戒,勿用永贞。

西周·姬昌《小过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唐代·崔涂《孤雁二首·其二》

已忍伶俜十年事,移栖息一枝安

唐代·杜甫《宿府》

兴尽方下山,何待之子

唐代·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 山行寻隐者不遇》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

唐代·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曾相识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将军画善盖有神,逢佳士亦写真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局束为人鞿

唐代·韩愈《山石》

天生我材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代·李白《将进酒》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为赋新词说愁

宋代·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西楼著意吟赏,何问更筹

宋代·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摇其精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别赋》

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怨,有怨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墨池记》

方羲之之不可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情横于内而性伏,外寓于物而后遣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鵩鸟赋》

彼吴大兮,夫差以败;越栖会稽兮,勾践霸世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吊屈原赋》

历九州而其君兮,何怀此都也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得士者,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三都赋》

楚於柏举,栖劲越於会稽

魏晋·左思《三都赋》

虽累叶百叠,而富相继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连闼洞房,南阳樊重之第;赤墀青锁,西汉王根之宅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随园记》

闻之苏子曰:“君子不仕,不不仕

清代·袁枚《随园记》

【典故出处】《七发》

”客曰:“今夫贵人之子,官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

两汉·枚乘《七发》

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宜世之君子,博见识,承间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

两汉·枚乘《七发》

此亦天下之至悲也,太子能起听之乎

两汉·枚乘《七发》

此亦天下之至美也,太子能起尝之乎

两汉·枚乘《七发》

此亦天下之至骏也,太子能起乘之乎

两汉·枚乘《七发》

此亦天下之靡丽皓侈广博之乐也,太子能起游乎

两汉·枚乘《七发》

此校猎之至壮也,太子能起游乎

两汉·枚乘《七发》

诚不悔,决绝以诺;贞信之色,形于金石

两汉·枚乘《七发》

此真太子之所喜也,能起耳游乎

两汉·枚乘《七发》

此天下怪异诡观也,太子能起观之乎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刚毅暴反仁恩兮,啴唌逸豫戒其失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王将欲往见,先斋戒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妪名势,抚拍豪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夫子信谗,有间于予也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幽通赋》

懿前烈之纯淑兮,穷与达其

两汉·班固《幽通赋》

固行行其凶兮,免盗乱为赖道

两汉·班固《幽通赋》

黎淳耀于高辛兮,芈大于南汜

两汉·班固《幽通赋》

侯草木之区别兮,苟能实其

两汉·班固《幽通赋》

操末技犹然兮,矧耽躬于道真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北征赋》

剧蒙公之疲民兮,为秦乎筑怨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东征赋》

乱曰:君子之思,成文兮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鹦鹉赋》

飞不妄集,翔择林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孟子对曰:“王何曰利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千乘之家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千乘之国,弑其君者,百乘之家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曰利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焉,叟之所知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有灾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是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文王发政施仁,先斯四者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使工师求大木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九节》

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使玉人雕琢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九节》

不取,有天殃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节》

天下固畏齐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一节》

苟为善,后世子孙有王者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四节》

嬖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命有司所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节》

故事半古之人,功倍之,惟此时为然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恶声至,反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舍岂能为胜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圣人复起,从吾言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

虽大国,畏之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进不隐贤,以其道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九节》

夫环而攻之,有得天时者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故君子有不战,战胜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使数人要于路,曰:“请无归,而造于朝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故将大有为之君,有所不召之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夫子居一于此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

行者以赆,辞曰:‘馈赆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

”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为之求牧与刍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四节》

有贱丈夫焉,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王如改诸,则反予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五百年有王者兴,其间有名世者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孟子道性善,言称尧舜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一节》

’上有好者,下有甚焉者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草上之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是故贤君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取盈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有王者起,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勉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夫仁政,自经界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是故暴君污吏慢其经界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卿以下有圭田,圭田五十亩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孟子曰:“许子种粟而后食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许子织布而后衣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曾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有道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五节》

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戒,无违夫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载质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出疆载质,何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以仲子为巨擘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故曰,为高因丘陵,为下因川泽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三节》

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

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为政于天下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

’夫人自侮,然后人侮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

自毁,而后人毁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

自伐,而后人伐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

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为政于天下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三节》

况于为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四节》

教者以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八节》

曾子养曾皙,有酒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九节》

将彻,请所与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九节》

问有余,曰‘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九节》

曾皙死,曾元养曾子,有酒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九节》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信,行不果,惟义所在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一节》

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端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自反也:我不仁也,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自反也:我不忠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餍酒肉而后反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三节》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餍酒肉而后反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三节》

匹夫而有天下者,德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进不隐贤,以其道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

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子之言夫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一节》

故有物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亡而已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六节》

亦终亡而已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八节》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志于彀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十节》

学者亦志于彀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十节》

大匠诲人,以规矩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十节》

学者亦以规矩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十节》

不以礼食,则得食,以礼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不亲迎,则得妻,亲迎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曰利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四节》

君子亦仁而已矣,何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有诸内形诸外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是故无贤者也,有则髡识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得,无专杀大夫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我能为君约与国,战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九节》

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战,是辅桀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九节》

”公孙丑曰:“乐正子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观水有术,观其澜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日月有明,容光照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孟子曰:“逃墨归于,逃归于儒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六节》

宝珠玉者,殃及身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言语信,非以正行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三节》

”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也狂獧乎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不可得,故思其次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春秋·曾子《第六章》

故君子慎其独也

春秋·曾子《第七章》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慎其独也

春秋·曾子《第七章》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诚其意

春秋·曾子《第七章》

所谓治国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春秋·曾子《第十章》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逮夫身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是故君子有大道,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自小人矣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春秋·子思《第六章》

故君子慎其独也

春秋·子思《第七章》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慎其独也

春秋·子思《第七章》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诚其意

春秋·子思《第七章》

所谓治国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春秋·子思《第十章》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逮夫身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是故君子有大道,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自小人矣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03日 19:11:57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许玮博】
  • 2024年06月03日 19:11:54 来自 中国甘肃省定西市电信 查看了 【马璟辰】
  • 2024年06月03日 19:11:53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褚宏扬】
  • 2024年06月03日 19:11:52 来自 中国广东省东莞市移动 查看了 【王星月】
  • 2024年06月03日 19:11:51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诸钊帆】
  • 2024年06月03日 19:11:51 来自 中国浙江省衢州市移动 查看了 【程百川】
  • 2024年06月03日 19:11:51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祝峰平】
  • 2024年06月03日 19:11:46 来自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电信 查看了 【黎叮叮】
  • 2024年06月03日 19:11:45 来自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电信 查看了 【黎叮叮】
  • 2024年06月03日 19:11:44 来自 美国南卡罗来纳谷歌 查看了 【张耀珍】
  • 2024年06月03日 19:11:4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郝敬宇】
  • 2024年06月03日 19:11:40 来自 美国华盛顿雷德蒙德微软 查看了 【关雅丹】
  • 2024年06月03日 19:11:38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姜家登】
  • 2024年06月03日 19:11:38 来自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电信 查看了 【黎凯琳】
  • 2024年06月03日 19:11:36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市联通 查看了 【张易泽】
  • 2024年06月03日 19:11:34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詹媛菲】
  • 2024年06月03日 19:11:34 来自 中国浙江省衢州市移动 查看了 【邹欣然】
  • 2024年06月03日 19:11:32 来自 中国山东省淄博市电信 查看了 【李清辰】
  • 2024年06月03日 19:11:31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孔垂淼】
  • 2024年06月03日 19:11:31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吴君泓】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