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田

王学田姓名综合得分:85

一键举报
拼音 wáng、wàng xué tián
繁体 王學田
五行 土水火
笔画 4 8 5
推荐属相 兔,龙,蛇,马,猴,狗,猪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叔于,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春秋·佚名《叔于田》

叔于,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叔在薮,火烈具举。袒裼暴虎,献于公所。将叔勿狃,戒其伤女。

春秋·佚名《大叔于田》

,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春秋·佚名《甫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畯至喜。

春秋·佚名《七月》

吉日维戊,既伯既祷。车既好,四牡孔阜。升彼大阜,从其群丑。

春秋·佚名《吉日》

薄言采芑,于彼新,呈此菑亩。方叔涖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方叔率止。乘其四骐,四骐翼翼。路车有奭,簟茀鱼服,钩膺鞗革。

春秋·佚名《采芑》

倬彼甫,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春秋·佚名《小雅·甫田》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春秋·佚名《信南山》

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春秋·佚名《大田》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设虡,崇牙树羽。应县鼓,鞉磬柷圉。既备乃奏,箫管备举。喤々厥声,肃雍和鸣,先祖是听。我客戾止,永观厥成。

春秋·佚名《有瞽》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春秋·佚名《敬之》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桉而

先秦·宋玉《九辩》

农夫辍耕而容与兮,恐野之芜秽

先秦·宋玉《九辩》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文。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吾必谓之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曰: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则殆。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张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君子博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默而识之,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德之不修,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易,可以无大过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三年,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笃信好,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如不及,犹恐失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曰:“可与共,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子游、子夏。”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壹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曰:“博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樊迟请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古之者为己,今之者为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赐也,如以予为多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壹以贯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者,馁在其中矣;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而知之者次也,困而之,又其次也。困而不,民斯为下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诗乎?’对曰:’未也。’’不诗,无以言。’鲤退而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礼乎?’对曰:’未也。’’不礼,无以立。’鲤退而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壹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宰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道则爱人,小人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其蔽也狂。”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小子,何莫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也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夏曰:“博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以致其道。”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夏曰:“仕而优则而优则仕。”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堕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而亦何常师之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九二:见龙在,利见大人。

西周·姬昌《乾卦》

六五: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西周·姬昌《师卦》

九四:无禽。

西周·姬昌《恒卦》

九二:获三狐,得黄矢,贞吉。

西周·姬昌《解卦》

六四:悔亡,获三品。

西周·姬昌《巽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唐代·裴迪《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 留别王维 / 送崔九》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

唐代·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

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

漠漠水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代·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日暖玉生烟

唐代·李商隐《锦瑟》

身多疾病思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唐代·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长生

唐代·崔颢《行经华阴》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一鹭飞

唐代·温庭筠《利州南渡》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醉歌

唐代·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相携及家,童稚开荆扉

唐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序:漫叟以公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

唐代·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十三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圣恩若许留太,诸生讲解得切磋

唐代·韩愈《石鼓歌》

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唐代·王昌龄《塞上曲·其一》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种先生柳

唐代·王维《老将行》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

唐代·王维《桃源行》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

唐代·杜甫《兵车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我报路长嗟日暮,诗谩有惊人句

宋代·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贸财以缓祸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洛神赋》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腾蛟起凤,孟士之词宗;紫电青霜,将军之武库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别赋》

术既妙而犹,道已寂而未传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墨池记》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不如彼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墨池之上,今为州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者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一日过郡,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月赋》

味道懵,孤奉明恩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今子大夫修先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敏行,而不敢怠也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三都赋》

惟中,厥壤惟白

魏晋·左思《三都赋》

经始之制,牢笼百

魏晋·左思《三都赋》

画畴,蕃庐错列姜芋充茂,桃李荫翳家安其所,而服美自悦

魏晋·左思《三都赋》

以礼动,大阅以义举

魏晋·左思《三都赋》

菲言厚行,陶化染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孳货盐,铲利铜山,才力雄富,士马精妍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随园记》

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俗号干河沿

清代·袁枚《随园记》

【典故出处】《送穷文》

”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敥嘎嘤,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

唐代·韩愈《送穷文》

四年,朝韮暮盐,唯我保汝,人皆汝嫌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恶园喜方,羞为奸欺,不忍伤害;其次名曰穷:傲数与名,摘抉杳微,高挹群言,执神之机;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以自嬉;又其次曰命穷:影与行殊,而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穷:磨肌戛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寘我仇怨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剑阁铭》

齐得十二,生献筹

魏晋·张载《剑阁铭》

【典故出处】《述行赋》

经圃而瞰北境兮,悟卫康之封疆

两汉·蔡邕《述行赋》

横之奉首兮,义二士之侠坟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百亩之,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百亩之,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今猎于此,百姓闻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之好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今猎于此,百姓闻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庶几无疾病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何以能猎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夫人幼而之,壮而欲行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九节》

曰‘姑舍女所而从我’,则何如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九节》

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九节》

’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不厌而教不倦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子贡曰:‘不厌,智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乃所愿,则孔子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故汤之于伊尹,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桓公之于管仲,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诸侯之礼,吾未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问,好驰马试剑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凶年,粪其而不足,则必取盈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诗云:‘雨我公,遂及我私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惟助为有公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设为庠序校以教之:庠者,养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经界既正,分制禄可坐而定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卿以下必有圭,圭五十亩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死徙无出乡,乡同井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悦周公、仲尼之道,北于中国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北方之者,未能或之先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之道,子倍子之师而之,亦异于曾子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亦为不善变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孟子曰:“昔齐景公,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

子未礼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惟士无,则亦不祭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之道,以待后之者,而不得食于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上无礼,下无,贼民兴,丧无日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我不意子古之道,而以哺啜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五节》

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节》

去之日,遂收其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节》

孟子曰:“博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五节》

逄蒙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曰:‘庾公之斯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射于我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曰:‘小人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射于夫子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万章问曰:“舜往于,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舜往于,则吾既得闻命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我竭力耕,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尝为乘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五节》

齐景公,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弗若之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入其疆,土地辟,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以地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孟子曰:“人之所不而能者,其良能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五节》

百亩之,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二节》

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二节》

孟子曰:“易其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人病舍其而芸人之,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

般乐饮酒,驱骋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四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春秋·曾子《第一章》

”“如切如磋”者,道

春秋·曾子《第四章》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始教,必使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春秋·曾子《第六章》

未有养子而后嫁者也

春秋·曾子《第十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春秋·子思《第一章》

”“如切如磋”者,道

春秋·子思《第四章》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始教,必使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春秋·子思《第六章》

未有养子而后嫁者也

春秋·子思《第十章》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09日 18:47:47 来自 中国广东省佛山市联通 查看了 【刘偌潼】
  • 2024年06月09日 18:47:39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崔红生】
  • 2024年06月09日 18:47:38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李佰芬】
  • 2024年06月09日 18:47:38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刘辛若】
  • 2024年06月09日 18:47:38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李佰芬】
  • 2024年06月09日 18:47:38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刘辛若】
  • 2024年06月09日 18:47:35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邵月荣】
  • 2024年06月09日 18:47:34 来自 美国微软 查看了 【崔恩慈】
  • 2024年06月09日 18:47:30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朱煦婕】
  • 2024年06月09日 18:47:30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冼林海】
  • 2024年06月09日 18:47:29 来自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联通 查看了 【陈冠之】
  • 2024年06月09日 18:47:29 来自 中国山西省大同市移动 查看了 【唐梓瑜】
  • 2024年06月09日 18:47:28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谭献柯】
  • 2024年06月09日 18:47:28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谭献柯】
  • 2024年06月09日 18:47:27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谭献柯】
  • 2024年06月09日 18:47:26 来自 中国河北省唐山市联通 查看了 【赵一锘】
  • 2024年06月09日 18:47:2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蒲柯】
  • 2024年06月09日 18:47:24 来自 美国微软 查看了 【张兴镕】
  • 2024年06月09日 18:47:2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蒲柯】
  • 2024年06月09日 18:47:22 来自 中国重庆重庆市移动 查看了 【张博睿】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