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欲芊

郭欲芊姓名综合得分:76

一键举报
拼音 guō yù qiān
繁体 郭欲芊
五行 木土木
笔画 10 11 6
推荐属相 鼠,牛,兔,马,羊,猪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成功,帝何刑焉

先秦·屈原《天问》

兄有噬犬,弟何

先秦·屈原《天问》

原沉滞而不见兮,尚布名乎天下

先秦·宋玉《九辩》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而不忍

先秦·屈原《离骚》

心犹豫而狐疑兮,自适而不可

先秦·屈原《离骚》

椒专佞以慢慆兮,樧又充夫佩帏

先秦·屈原《离骚》

羌灵魂之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先秦·屈原《九章》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辅之

先秦·屈原《招魂》

逞志究,心意安只

先秦·屈原《大招》

负檐荷以丈尺兮,伸要而不可得

先秦·庄忌《哀时命》

忠臣贞而谏兮,谗谀毁而在旁

两汉·东方朔《七谏》

闻南籓乐而往兮,至会稽而且止

两汉·东方朔《七谏》

走鬯罔兮乍东西,窜伏兮其焉如

两汉·王逸《九思》

抱昭华兮宝璋,衒鬻兮莫取

两汉·王逸《九思》

秉玉英兮结誓,日暮兮心悲

两汉·王逸《九思》

意逍遥兮归,众秽盛兮沓沓

两汉·王逸《九思》

兮沉吟,迫日兮黄昏

两汉·王逸《九思》

迫中国兮迮陿,吾之兮九夷

两汉·王逸《九思》

三鸟飞以自南兮,览其志而

两汉·刘向《九叹》

盖见兹以永叹兮,登阶而狐疑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不逾矩。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观之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贡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焉得刚!”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贡曰:“我不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锌且角,虽勿用,山川其舍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立而立人,己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仁远乎哉?我仁,斯仁至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从之,末由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颜渊死,门人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徒义,崇德也。爱之其生,恶之其死。既其生,又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以祗以异。”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季康子患盗,问与孔子。孔子对曰:“茍子之不,虽赏之不窃。”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夏为苣父宰,问政。子曰:“无速,无见小利,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克伐怨,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遽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速成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贡问曰:“有壹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勿施于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之,吾二臣者,皆不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阳货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佛刖召,子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刖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其孢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予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孺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和苕,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仁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逐逐,无咎。

西周·姬昌《颐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晚来天雪,能饮一杯无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

葡萄美酒夜光杯,饮琵琶马上催

唐代·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含情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唐代·朱庆馀《宫词 / 宫中词》

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唐代·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寂寞空庭春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唐代·刘方平《春怨》

五更疏断,一树碧无情

唐代·李商隐《蝉》

凄凉宝剑篇,羁泊穷年

唐代·李商隐《风雨》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

唐代·李商隐《落花》

白头搔更短,浑不胜簪

唐代·杜甫《春望》

早被婵娟误,妆临镜慵

唐代·杜荀鹤《春宫怨》

忽闻歌古调,归思沾巾

唐代·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迷津有问,平海夕漫漫

唐代·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 / 江上思归》

一丘常卧,三径苦无资

唐代·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 秦中寄远上人》

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唐代·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

暮雨相呼失,寒塘下迟

唐代·崔涂《孤雁二首·其二》

扣门无犬吠,去问西家

唐代·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茫茫江汉上,日暮何之

唐代·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唐代·王维《酬郭给事》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何如

唐代·李商隐《筹笔驿》

紫泉宫殿锁烟霞,取芜城作帝家

唐代·李商隐《隋宫》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

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道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唐代·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唐代·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武帝祠前云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唐代·崔颢《行经华阴》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请长缨

唐代·祖咏《望蓟门》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换更添香

唐代·薛逢《宫词》

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唐代·元结《贼退示官吏》

樵人归尽,烟鸟栖初定

唐代·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神欢体自轻,意凌风翔

唐代·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曙天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满君山青

唐代·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饮无管弦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琵琶声停语迟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俱怀逸兴壮思飞,上青天览明月

唐代·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倒东南倾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云青青兮雨,水澹澹兮生烟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金陵子弟来相送,行不行各尽觞

唐代·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

唐代·李颀《琴歌》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奋飞病在床

唐代·杜甫《寄韩谏议 / 寄韩谏议注》

升阶伛偻荐脯酒,以菲薄明其衷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福难为功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孤灯不明思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唐代·李白《长相思·其一》

日色尽花含烟,月明素愁不眠

唐代·李白《长相思·其二》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奏鸳鸯弦

唐代·李白《长相思·其二》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度愁攀援

唐代·李白《蜀道难》

蚕饥妾去,五马莫留连

唐代·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黄昏胡骑尘满城,往城南望城北

唐代·杜甫《哀江头》

少妇城南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唐代·高适《燕歌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宋代·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物是人非事事休,语泪先流

宋代·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而今识尽愁滋味,说还休

宋代·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转千帆舞

宋代·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开还闭

宋代·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尊前拟把归期说,语春容先惨咽

宋代·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说还休

宋代·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说还休

宋代·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拟歌先敛,笑还颦,最断人肠

宋代·欧阳修《诉衷情·眉意》

买得一枝春

宋代·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一点残红尽时

宋代·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青山共高人语

宋代·辛弃疾《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倚楼无语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宋代·寇准《踏莎行·春暮》

自顾影、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

宋代·张炎《解连环·孤雁》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

宋代·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卷絮风头寒

宋代·赵令畤《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照影弄妆娇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年长

宋代·贺铸《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

遍江南江北,归何处

宋代·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月挂霜林寒

宋代·程垓《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伫久河桥去,斜阳泪满

宋代·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西江潮

宋代·《菩萨蛮·画船捶鼓催君去》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与草木而争荣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墨池记》

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深造道德者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其亦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月赋》

又称歌曰:月既没兮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尽节效情,安知前后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盖圣人之教化如此,其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虎丘记》

而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志未骋,时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七发》

”客曰:“今夫贵人之子,必官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交无所

两汉·枚乘《七发》

故曰:纵耳目之,恣支体之安者,伤血脉之和

两汉·枚乘《七发》

”客曰:“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之,不闻之乎

两汉·枚乘《七发》

此亦天下要言妙道也,太子岂闻之乎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高唐赋》

王将往见,必先斋戒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竭诚而尽忠,路绝险而靡缘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幽通赋》

管弯弧毙仇兮,仇作后而成己

两汉·班固《幽通赋》

物有而不居兮,亦有恶而不避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蚊对》

毛发尽竖,肌肉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游,未果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明晨,天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余识其言,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东征赋》

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从谁

两汉·班昭《东征赋》

清静少,师公绰兮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余方龃龉世度,将过而问之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民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二节》

将以求吾所大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曰:“王之所大可得闻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曰:“然则王之所大可知已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以若所为,求若所,犹缘木而求鱼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以若所为,求若所,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立于王之朝,耕者皆耕于王之野,商贾皆藏于王之市,行旅皆出于王之涂⑾,天下之疾其君者皆赴愬于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王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行王政,则勿毁之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夫人幼而学之,壮而行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九节》

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者,吾土地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节》

”他日,王谓时子曰:“我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如使予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富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人亦孰不富贵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为王留行者,坐而言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一节》

千里而见王,是予所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不遇故去,岂予所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夫天,未平治天下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退而有去志,不变,故不受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四节》

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吾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父兄百官皆不,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耕,得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古之人未尝不仕也,又恶不由其道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不行王政云尔,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以为君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子之王之善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有楚大夫于此,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阳货见孔子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七节》

我亦正人心,息邪说,距跛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今也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

得其心有道:所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无王,不可得已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今之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手援天下乎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七节》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其自得之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四节》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其自得之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四节》

行礼,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七节》

从耳目之,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夫章子,岂不有夫妻子母之属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也,而不足以解忧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好色,人之所,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富,人之所,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贵,人之所,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亲之其贵也,爱之其富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虽然,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曰:“敢问国君养君子,如何斯可谓养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且君之见之也,何为也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为其贤也,则吾未闻见贤而召之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孟子曰:“鱼,我所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熊掌,亦我所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生,亦我所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义,亦我所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生亦我所,所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如使人之所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是故所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三节》

孟子曰:“贵者,人之同心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七节》

乃孔子则以微罪行,不为苟去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使慎子为将军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八节》

白圭曰:“吾二十而取一,何如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节》

使乐正子为政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与谗谄面谀之人居,国治,可得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其所不,如此而已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七节》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之,所乐不存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一节》

齐宣王短丧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九节》

”曰:“是终之而不可得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九节》

征之为言正也,各正己也,焉用战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四节》

”曰:“可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人能充无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五节》

其为人也寡,虽有不存焉者,寡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五节》

其为人也多,虽有存焉者,寡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五节》

孔子岂不中道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狂者又不可得,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獧也,是又其次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古之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春秋·曾子《第一章》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春秋·曾子《第六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古之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春秋·子思《第一章》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春秋·子思《第六章》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12日 05:48:34 来自 中国宁夏中卫市电信 查看了 【高顺德】
  • 2024年06月12日 05:48:32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李滢晴】
  • 2024年06月12日 05:48:32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苏悦沁】
  • 2024年06月12日 05:48:31 来自 美国微软 查看了 【吴卫华】
  • 2024年06月12日 05:48:31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吕博俊焊】
  • 2024年06月12日 05:48:30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吕博俊焊】
  • 2024年06月12日 05:48:30 来自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电信 查看了 【朱昱恩】
  • 2024年06月12日 05:48:29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卿栩皓】
  • 2024年06月12日 05:48:29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吕博俊焊】
  • 2024年06月12日 05:48:29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吕光旭】
  • 2024年06月12日 05:48:20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曾胤天】
  • 2024年06月12日 05:48:19 来自 爱尔兰Dublin微软 查看了 【刘丽】
  • 2024年06月12日 05:48:19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魏洢桐】
  • 2024年06月12日 05:48:18 来自 爱尔兰Dublin微软 查看了 【郑兴礼】
  • 2024年06月12日 05:48:18 来自 美国艾奥瓦谷歌 查看了 【覃元禹】
  • 2024年06月12日 05:48:17 来自 美国微软 查看了 【付鑫烨】
  • 2024年06月12日 05:48:16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杨颜良】
  • 2024年06月12日 05:48:13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邵怨毓】
  • 2024年06月12日 05:48:1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耿茂格】
  • 2024年06月12日 05:48:1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丁朗天】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